各党支部:
为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新途径、新载体、新举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三对接三联建六融合”计划,旨在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领团建,以团建促进党建,并把该项活动作为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常抓不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对标争先”中标杆学院“五个到位”、样板支部“七个有力”的建设目标,把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形成党建共建共享共促新局面。
二、主要内容
“三对接三联建六融合”系列活动中,“三对接”即“一个教工党支部对接一个学生团支部,一名党员对接一名团员,一名教师对接一名困难学生”;“三联建”即“一个教工党支部与一个研究生党支部、一个本科生党支部”进行“1+1+1”联建;“六融合”即“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合”。
三、具体措施
(一)深化支部联建机制。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师生党支部每两周召开一次理论学习交流会,每月组织学习与专业成果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理论知识深厚、党性强、阅历丰富的优势,通过主题分享、实地学习或上党课等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学生定期做思想汇报,形成“教工党员带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带发展对象”的双向发展路径。加大教师党员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搭建“党建+”社会实践、“党建+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支部成员的专业技能,形成“学为中心,创为核心”的创新学习方式,激发支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搭建思想建设平台。发挥党支部“两化一创”的示范带动作用,运用“三会一课”、读书会等形式组织集体学习,学懂弄通、学以致用;运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网络学习平台组织个人自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运用丰富的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举办杰出事迹报告会,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发展中;以党员为主干,以团员青年为纽带,联系普通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以互联网党建为抓手,运用好“两微一端”,实现党的理论性知识学习系统化、品牌化。
(三)搭建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充分调动教师党员积极性,依托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践行“党建+科研社会服务”的工作理念,以党建论文和党建课题研究为抓手,将党建工作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党员师生要积极投身和引领广大师生群众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乡村振兴、校园改造、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服务基层群众,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投身社会服务事业, 辐射带动更多学生在服务工作中受教育、长才干。
(四)搭建文化创新平台。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方式,形成具有学院特色、学科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对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依托“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类竞赛,根据兴趣、年级和专业,由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党员带队、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类科技活动,开展研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带头作用,争当科创先锋。其中,低年级党员要做到积极参与,高年级党员应积极组队,引领同学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培育创新意识。
(六)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深入落实教育对外开放规划,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开放质量。以现有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支持师生参加国际会议、国际技能大赛,强化人才联合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等。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展示学院国际办学成果,讲好河南故事、黄河故事、农大故事。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支部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专业特色,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工作,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把主题教育活动和自身工作结合起来,本着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推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在活动中,切实提高党支部和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强化考核,评估。全面考评学生党支部在各项工作中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四)加强宣传,推先树典。加强对党支部、党员的考核检查,组织开展“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评选,要充分利用网站、展板、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用先进典型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对标争先”中标杆学院“五个到位”、样板支部“七个有力”的建设目标,把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形成党建共建共享共促新局面。
二、主要内容
“三对接三联建六融合”系列活动中,“三对接”即“一个教工党支部对接一个学生团支部,一名党员对接一名团员,一名教师对接一名困难学生”;“三联建”即“一个教工党支部与一个研究生党支部、一个本科生党支部”进行“1+1+1”联建;“六融合”即“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合”。
三、具体措施
(一)深化支部联建机制。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师生党支部每两周召开一次理论学习交流会,每月组织学习与专业成果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理论知识深厚、党性强、阅历丰富的优势,通过主题分享、实地学习或上党课等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学生定期做思想汇报,形成“教工党员带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带发展对象”的双向发展路径。加大教师党员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搭建“党建+”社会实践、“党建+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支部成员的专业技能,形成“学为中心,创为核心”的创新学习方式,激发支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搭建思想建设平台。发挥党支部“两化一创”的示范带动作用,运用“三会一课”、读书会等形式组织集体学习,学懂弄通、学以致用;运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网络学习平台组织个人自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运用丰富的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举办杰出事迹报告会,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发展中;以党员为主干,以团员青年为纽带,联系普通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以互联网党建为抓手,运用好“两微一端”,实现党的理论性知识学习系统化、品牌化。
(三)搭建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充分调动教师党员积极性,依托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践行“党建+科研社会服务”的工作理念,以党建论文和党建课题研究为抓手,将党建工作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党员师生要积极投身和引领广大师生群众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乡村振兴、校园改造、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服务基层群众,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投身社会服务事业, 辐射带动更多学生在服务工作中受教育、长才干。
(四)搭建文化创新平台。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方式,形成具有学院特色、学科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对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依托“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类竞赛,根据兴趣、年级和专业,由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党员带队、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类科技活动,开展研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带头作用,争当科创先锋。其中,低年级党员要做到积极参与,高年级党员应积极组队,引领同学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培育创新意识。
(六)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深入落实教育对外开放规划,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开放质量。以现有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支持师生参加国际会议、国际技能大赛,强化人才联合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等。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展示学院国际办学成果,讲好河南故事、黄河故事、农大故事。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支部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专业特色,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工作,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把主题教育活动和自身工作结合起来,本着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推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在活动中,切实提高党支部和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强化考核,评估。全面考评学生党支部在各项工作中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四)加强宣传,推先树典。加强对党支部、党员的考核检查,组织开展“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评选,要充分利用网站、展板、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用先进典型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 |
附件一 |
![]() |
附件二 |
![]() |
附件三 |
![]() |
附件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