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新闻 >

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与博士后沙龙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7 11:38    浏览次数:
       10月24日下午,由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海外专家及博士后引才专项行动暨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于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办。大会共吸引来自五个国家的三百多位专家学者,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校长克里斯托弗·索斯基耶维克教授及环境工程与空间管理学院院长克劳迪娅·博罗维亚克教授,意大利都灵大学农林与食品学院院长西尔瓦娜·尼古拉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象伟宁教授等多名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并做精彩报告。 报告会分别由田国行教授、何瑞珍教授和雷雅凯主持。 
       克劳迪娅•波罗维克现任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生态环境保护系环境工程与空间管理学院的院长,在报告中探讨稀土元素在植物和土壤中的积累与城市景观特征的关系。



 
        大卫•内里现任马尔凯理工大学(UNIVPM)农林与食品学院院长,报告题目围绕集约化果园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生物多样性的需求,以显著改善城市和农村的栖息地的主题展开。
 

 
       匈牙利农业和生命科学大学,景观规划和区域发展系克里斯蒂娜·菲莱普内·科瓦奇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中欧国家城郊绿色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与监测的方法与成果。


 
       马尔凯理工大学景观规划学教授厄尔内斯托•马尔科贾尼教授在报告中讨论科学在支持规划决策方面的关键作用。并通过介绍欧洲的案例研究,强调其对克服景观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数据的易读性和解释限制的尝试。
 

 
       匈牙利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学者安娜•索维尼博士,从绿色基础设施的角度,探讨紧凑型城市作为可持续城市形式原则的演变及其在欧洲城市(维也纳、布达佩斯)当代建筑范例中的应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同济大学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与地球科学终身教授象伟宁在报告中指出,应突破科学技术至上的局限,以生态实践智慧为指导,建立跨越行政边界的区域性洪涝管理系统。
 

 
       都灵大学农林与食品学院院长、欧洲园艺协会轮值主席西尔瓦娜•尼古拉教授通过生动的实例展示了中世纪的修道院花园向现代社区花园的转变。

 

 
       都灵大学农林与食品学院副院长、都灵农业协会主席马可•德维基在报告中介绍了皮埃蒙特的历史花园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景观。
 

 
       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景观建筑系达利欧•史叶克,与帕特里克安托舍夫斯基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蓝绿基础设施(BGI)的起源以及2006年以来在欧洲城市环境中的发展,两位专家分析波兰BGI相关法律标准及其可行性,并提出帮助立法者发展和维护BGI的建议,包括创建城市自然保护区、将BGI纳入生态和空间规划评估中,以及设计新城市指标。
 
 

       最后,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田国行教授总结了从2013年开始,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依托河南省风景园林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开展的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相关工作,以及在绿色基础设施调控、绿色空间布局、生态信息获取等领域展开的工程项目与科学研究,田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和路径,与沿线国家共同致力于构建宜居家园,为人类福祉和长远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0月24晚博士后沙龙活动,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三位青年教师发言并参与现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