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新闻 >

我院葛世栋副教授课题组在城市绿地碳中和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5-04-03 15:16    浏览次数:241
       近日,我院葛世栋副教授课题组在城市绿地碳中和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Dual pathways of carbon neutrality in urban green spaces: assessment and regulatory strategies”为题,在规划设计领域城市研究类国际知名期刊《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在线发表(DOI: https://doi.org/10.1016/j.scs.2025.106311)。该研究为科学评估城市绿地的碳中和效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科学依据。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还在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突破性地提出"直接固碳-间接减排"双途径分析框架,通过多尺度动态建模,系统解析了城市绿地的碳中和服务机制。基于西安20年(2000-2020)时空大数据研究发现:城市绿地年均碳中和能力达1.44 kg C m-2 yr-1,其中通过缓解热岛效应实现的间接减排效益(1.16 kg C m-2 yr-1)是直接固碳效益(0.27 kg C m-2 yr-1)的4.3倍。这一发现改写了学界对城市绿地碳中和功能的传统认知。


 
       通过构建多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经济要素对碳中和能力的决定性影响,环境因素和空间景观因素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关键驱动因素,如人口密度、植被覆盖度等,城市绿地的碳中和能力可提升18.1%-41%。此外,研究结果还强调加强对城市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特别是在城市核心区和发展迅速的边缘区,通过增绿、提升绿地连接性和复合绿地利用等措施,可以大幅提高城市的碳中和能力。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城市绿地在碳中和中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绿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碳中和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60421、52208056)、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320190、242102320320)的资助,融合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节能、城市生态等多学科力量。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冯源为论文第一作者,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生方晨宇为共同第一作者,葛世栋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我院何瑞珍教授,宋培豪、王琨和郭楠副教授,已毕业硕士生贾晓立,剑桥大学周琳,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徐鑫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